本文想讨论一下人是如何成长的。仅是一家之言,可能都是错的,请理性阅读。

自上而下为学,自下而上为用。

知识本无边界,也非先天有之,人需要在自然界中生存,就必然会经历各种磨难险阻,久而久之,自然会积累一些经验法则,将其归纳汇总,即是知识。有效则留,无效则弃,代代相传,知识体系便愈来愈大,学习成本也随之增加,不利于分工,遂划分学科,每人只需学习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科目即可。

积累久之,归纳层次愈发抽象,知识的适应性也逐渐广泛,已能够从抽象推出某些具体情况。当抽象到某种极致,就能得到一些不证自明的逻辑基点,这些逻辑基点就称为公理,是万物的一。通过这些公理,能够从已知推出未知,只要在逻辑上成立,事实就一定成立。

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,前者称为归纳法,后者称为演绎法。差异在于,是假设在先,还是实践在先;是假设引导实践,还是实践引导假设。

如今大多学科的学习都属于演绎法,前人早已归纳、抽象、总结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,只需依照这些经过考验的假设,便能够指导实践。但即便没有这些理论指导,只靠实践,自己也能够慢慢总结出一些经验,最终得到同样的效果。

问题往往很复杂,实际上来看,采取二元对立的思维是不可取的,你既不能只用演绎思维,也不能只用归纳思维。问是“抽象”有用,还是“具体”有用?说抽象有用,但它实际上并不存在;说具体有用,又太广泛,充满变化。只有抽象和具体结合起来,才能真正发挥作用。抽象的东西不易理解,层次越高越远离实际,具体的东西不易传播,形态千变万化,细节繁若寒星。只管学习,不管实践,任知识束之高阁,非真知也;只管实践,不擅总结,知识则无法迁移,胶柱鼓瑟,永学无尽。

采用演绎思维学习,学得快但却有信无证。知识体系早由前人归纳完成,只需顺其思路,理清知识框架,便可对某一领域有个系统的认知。但这种认知只有理论,没有实践,不是真正的“知”,知与行并不能单独存在,单独存在的知只是概念上的“知”,只有经过实践再次亲身证明这些理论,将知与行合一,此时才是真的“知”。意即前人是自下而上学习的路径,而后人是自上而下学习的路径,人家是从“用”中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,进而总结归纳出概念规则,后来者习得的只不过是一些空中楼阁的抽象概念,于其而言,并不存在。此即所谓之有信无证,要让这些抽象概念真正有用起来,学习者还需要在现实中经历一番,得到检验的理论,才是真正与你融于一体的知识。

“明明懂得很多道理,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”这句话就是以为自己知道,实际上并不知道的典范。很多时候人们都只是以为懂得许多道理,实际上这些道理都是从别处看来的,而非是靠自己自下而上经历觉悟出来的,是以几乎不可能用来指导自身实践。比如,我们从小就总是听别人说要“好好学习”,你真的能由内而外地做到这“好好”两字吗?即便是现在,“好好吃饭,好好睡觉,好好工作,好好生活……” 又能做到几样?真的做到才知道“好好”的威力有多大,凡事就怕好好做,做成一件事的秘诀就这么简单,只是大家没有自己觉悟出这个道理,反而乐于去追求各种速成的技巧。真的“知”是能够作用于现实的,如果还停留在“知道”,那离真知还差了非常关键的一步。由行而知,知再到行,知与行本是一体,离开了行,知非真知,离开了知,行难久行。

由此也可以看出知识传承的困难性,即使你把一生经验倾囊而授,别人也很难真的理解,依旧需要在不断实践中领悟。领悟之时,蓦然回首,才发现斯言甚对。由是,当自己有所经历时,莫求他人能感同身受,也勿要求他人做出任何改变,不可能成功,只能待其日后遇到相似经历,才可真正理解你。

采用归纳思维学习,学得慢但却自然牢固。这种方式是自己遇到问题,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学习的过程,是最自然而然的学习路径。由于没有抽象,面对的皆是具体的问题,对客体有直观的感受,理解起来特别容易,也清楚一个个问题是如何一步步转化的,实施什么操作会得到何种结果。对每个环节为什么会出现哪些问题了如指掌,也知晓哪个问题对应几种解决方式,哪种解决方式是最优的。因此,这种方式会先 Know-why, 再 Know-how,最后 Know-what(这一步需要进一步深化才能得到,缺少这一步对事物的客观规律难有本质理解),非常自然,到最后一步时,已然做到行与知的合一。而演绎思维则不同,它是先 Know-what,再 Know-how,若是后续没有实践,则永远也无法 Know-why,难以做到知与行的统一,少了一环就不是真“知”,也就无法用来指导行动。

为什么很多人追求自律,却难以达到自律呢?这种就属于“修者”,是演绎思维下的产物。他们觉得别人的某个行为很规律,误以为是坚持而得到的,于是刻意去模仿别人的“自律”行为,可是每每做来,酷似上刑,痛苦不堪。其实,没有自律这个词之前,有些人就会每天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件事,根本没有自律之说,人家就是乐此不疲地做一件事,而得到的状态或效果很是不错,别人就把他的这些表现称之为“自律”。但是自己又没有达到这个境界,就只能通过模仿自认为悟到这个道理的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,来追寻人家的境界。由于不是由内而外地击碎旧习,重建行为,就像是追着萝卜的驴,永远也难以真正达到这种“自律”。

自控很难,压制是被动的,真正的高境界是主动做事,觉者由心生律,修者以律制心。未在实践中检验客观真相,便难以由内而外地依据客观规律做事,也就难以进入觉悟的境界,只能靠约束行为来假装达到境界。心是因,行是果,觉者境界太高,大部分人只能通过修行来追寻那个境界。修就是去经历,在历练中体悟真理。觉者的生活往往波涛汹涌,本身就需要乘势,能悟到需要有觉性,可遇而不可求。

真理往往需要从事物的反面才能真正学到,经历坏的事物,才能知道什么是好;看到善的行为,才能知道什么是恶;见到具体的事物,才能理解什么是抽象。修到极致便可悟,悟到之后更能修,修有了思考就是悟,悟有了实践就是修,殊途同归。日本设计师黑川雅之谈美学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:

世界最初就是一个整体。然而广阔的整体会令人不安。为了消除这种不安,人们学会给具备显著特征的局部命名。于是,就有了山峰、峡谷和平原。

但是把山峰、峡谷和平原连接起来,就能构成世界吗?不是的,它们只是中心点。在它们之间,存在大量平缓的、过渡的根基。它们是无法命名的部分,也是最容易忽略的部分。

我们脑中的概念,并不对应着客观世界中的真实事物,而是经过抽象的中间点。具体事物是真实存在的,但却是混沌无序的,无法直接为人类所用,于是将这些事物概括、归纳、总结为抽象的概念,人类再通过这些抽象的概念去认识、理解并改造世界。抽象之物源于具体之物,是事物的本质特征,若想改造世界,需要去感受那些渐变的局部缓冲地带,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,由此才可进入真实世界,操纵具体的事物。此即为知行合一。

用为目的,学乃手段。学以为用,一切的学习都应以我为主、为我所用,莫要为了学习而学习。学习只因你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,需要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,通过学习这种方式去解决问题。为了学习而学习,知识永远也学不完,而问题导向的学习,只在你需要之时才会出现。倘若学习不为使用,那么学习的本心又是什么呢?学的又是真经吗?

技无大小,贵在能精;才乏纤洪,利于善用。有些人掌握的知识了无边际,各行各业,无所不会,因为生活本身就是复杂的,要更好地生存,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学习。此时知识是乱中有序,杂中有主。因此,不必求多,求精;不必求广,求用。

学以为用,如何用?

这需要主动跳进自下而上的归纳环境,去遇到问题,不解决当下问题,让自己寸步难行。在实践中学习理论,用理论来调整实践。事情做着做着就会了,关键在于做,做了问题自然就会显现,便可以明白理论的来龙去脉。成长是在行走的过程中悄然出现的,而非是立杆见影的结果,是以任何事都不是等到万事具备才能去做的,而是在做中学、学中做,不知不觉间,事已做成了。

知与行是同步进行的,无知无行,无行无知。实践就是对于再简单的事,也要亲自做出来,通过一件件小事,不断减小事物的不确定性。这需要克服内心的熟练度错觉,设定路线,跳进去,一点点前进。其外,不要把事情都累积到短期完成,这样容易随便应付,丢掉过程中的积累。原本一步一步踏实前进,能够得到很好的结果,但因应付而草草了事,做成事情的程度最多只能达到及格线。需要时刻警醒,摆脱眼高手低的习惯,像小孩子一样去学习东西,从最小的事情做起,养成习惯,慢慢就上道了。其实,考试就是一种克服熟练度错觉的方法,它会让你被迫去做平时不愿意做的小事,这反而使你成长了。大道至简,许多简单的道理都蕴含着强大的能量,妙不自寻,近在眼前,严格去做,就能有所收获。

很多时候,成长就是埋头去做那些枯燥的小事,在日积月累中悄然蜕变,达到知与行的统一。用实践去学习理论,再通过理论去指导实践和发展理论,高闭环,快迭代,获得持续性成长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You can use the Markdown in the comment form.